银川非遗“活”出圈
在第32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举办期间,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组织剪纸、贺兰砚、葫芦烙刻画、皮艺、刺绣、扎染、麻编等10余个非遗项目进驻凯宾斯基、万达嘉华、悦海宾馆等酒店进行展示,并在国际会展中心布置非遗展示区6个,展示6个品类上千件展品,引得各方外国游人驻足欣赏。

近年来,银川市非遗保护工作秉持“请进来、走出去”基本原则,先后组织非遗培训学习、交流展示等各类活动百余场次,并组织拍摄了“百年百遗”非遗宣传视频50期。据了解,在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银川市乔雪皮艺、张璟麻编、羊肉臊子等非遗项目签订各类订单2000多万元,现场销售额近2万元。5月31日,“神奇宁夏京遇银川 给心灵放个假”特色农商旅产品展销暨城市品牌推介活动期间,北京市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与草编传承人对接,签订合同60万元。现场销售额超2万元。
自6月14日开始,银川市将持续开展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非遗系列活动,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多角度立体化展示全市非遗成果,呈现非遗守正创新、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时代风貌,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社会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自6月开始到今年10月,银川市将通过线上征集、线下评审+颁奖、线下巡展等形式,以“丝路葡香·萄醉匠心”为主题,开展2025年银川市非遗创新设计大赛,该设计大赛已连续举办3届。面向各类设计师、高校师生、非遗传承人及非遗爱好者个人或团队征集,已成为宁夏非遗传承保护项目的创新性品牌活动。

银川非遗的“出圈”既是传统文化当代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当地创新传承的成果。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保护好非遗就是保护好国家的文化根脉。自2008年以来,银川市始终坚持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核心理念,通过落实“在宁夏·非遗过大年”品牌系列活动、举办全市社火大赛、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等多元化形式,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在具体实践中,银川市不仅注重非遗项目的活态展示与创新应用,更建立了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定期开展非遗项目“体检”工作,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进出制度,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和传承活力。目前,银川市已完成银川市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市县区三级数据名录系统的建立。截止2025年5月,银川市共有国家级名录7项,自治区级名录69项,银川市级名录95项,县级名录189项。现有国家级传承人7人(已故1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11人(已故3人,清退1人),银川市级传承人228人,县级传承人450人;国家级传承基地4个,自治区级传承基地38个,银川市级传承基地53个。
>>上一篇:韩正出席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并在一般性辩论上发言
>>下一篇:张军会见澳门终审法院院长宋敏莉
最新加入
25-07-07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25-07-04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生物医...
25-07-04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
25-07-03省文旅厅在平凉市举办2...
25-07-02王沪宁会见波黑议会代表...
25-07-022025年全省文旅行业...
25-07-01大敦煌文化旅游产教融合...
25-06-30第八届敦煌文博会组委会...
热门资讯
20-11-13吃葡萄干需要洗吗?
20-11-13李克强开会定了这件大事...
20-11-12北京拟规定火锅、烧烤及...
20-11-12波兰旅行大推荐!
20-11-1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
20-11-0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
20-11-25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
20-11-20习近平向2020中国5...
20-11-27文化和旅游部召开黄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