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双十一”消费陷阱!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
许多人对于“双十一”购物节十分钟情,这期间购物时花更少的钱,买质量相同的产品,这样的购物消费方式确实诱人。但从往年“双十一”购物消费看,存在着许多套路和陷阱,比如价格先涨后降、虚假购物订单信息、以次充好等。11月3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在今年“双十一”到来之际,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做到理性消费,认真了解促销规则,防范各类消费陷阱,以免个人财物受损。
一、价格陷阱
先涨后降,“低”价不低。某些电商平台的部分商品在“双十一”促销前先涨价,而在促销当天降价,促销活动名不符实。消费者对于心仪商品,要关注平时的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看看是否真的实惠。
二、虚假订单信息陷阱
许多商家自己背后操作,或者是雇佣一些网络客帮着刷单,这会给消费者造成这款商品是爆款,谁抢到谁幸运的表象,诱导消费者跟风抢着下单购买,结果买到了普通且无用的商品。
三、定金陷阱
商家会用很低的价格将价格很高的商品进行先交定金后出售的方式展现出来,消费者觉得反正定金很少,于是纷纷交纳定金。而在“双十一”那天,消费者交纳定金的商品瞬间就被“抢购”一空,而在消费者很容易忽视的“角落”里,一定会有商家提示的“不退定金”字样,不管你能否购买到商品,定金是不会返还给你的。另外还要注意,“定金”不是“订金”,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四、低价陷阱
想必每一位在网上购物的朋友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件平日几百甚至几千元的物品,在“双十一”那天竟然十几块、几十块钱出售,且购买量非常的高,这样的优惠谁不心动?消费者下单购物后,价格确实还是那么低,但是附加条件却有很多,消费者需要购买其他搭配商品,或者是被要求成为商铺会员,或者需要充值多少钱后才能享受所谓的低价,在赚便宜的“兴奋”中,消费者被一步步地诱入“陷阱”套路中。
五、满额返利陷阱
商家往往打出本店购满返利的噱头诱导消费,比如满五百返二百,消费者购物后,累计消费达到五百返利要求时,商家却告知合并付款的不能享受返利活动、或者返还的金额只能用于购买本店商品。所以在购物下单前,消费者应先与店家充分沟通,了解活动规则,看清其中的“猫腻”。
六、红包、链接陷阱
消费者遇到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分享链接、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拆红包要求输密码的不可信。“低价拼团”可能是为了获取用户隐私信息;“虚假拼团”链接有些可能带有木马病毒。
七、诈骗短信陷阱
八、退货退款陷阱
记者关振瑛
原文链接:http://www.shanxi315.org.cn/index/index/detail?id=36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消费警示:警惕“双十一”消费陷阱
最新加入
25-04-18省文旅厅与民进甘肃省委...
25-04-17省知联会建言献策专家组...
25-04-16宁夏文旅成果亮相全国文...
25-04-15“敦煌之夜”暨2025...
25-04-11一码游贵州3.0版正式...
25-04-10“聚光计划”全省国有文...
25-04-082025丝绸之路(甘肃...
25-04-03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
热门资讯
20-11-13吃葡萄干需要洗吗?
20-11-13李克强开会定了这件大事...
20-11-12北京拟规定火锅、烧烤及...
20-11-12波兰旅行大推荐!
20-11-1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
20-11-0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
20-11-25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
20-11-20习近平向2020中国5...
20-11-27文化和旅游部召开黄河文...